聚合氯化鋁是一種新型的鋁鹽混凝劑,日本現已大量在生産中運用。1964年以後,特別是在近來幾年內,我國各地許多自來水公司對聚合氯化鋁進行了廣泛的研討,在試制和運用進程中一般都以爲比硫酸鋁的效果好,下面臨聚合氯化鋁的效果機理做一個大致的介紹。
聚合氯化鋁又稱爲羟基氯化鋁或聚合氯化鋁,不同的名稱是由于對它的基本化學式的理解不同而來的。
聚合氯化鋁的堿化度一般要求爲40-60%。
爲什麽聚合氯化鋁的混凝效果一般都比硫酸鋁好?能夠大致解說如下。從上面知道硫酸鋁的混凝進程包含了開端的鋁離子、最終的氫氧化鋁膠體和許多聚合離子這些中間産品的效果。某些聚合離子例如4價的聚合離子[Al8(OH)20]的混凝才能很高,而聚合氯化鋁則在水中直接供應這些高效能的聚合離子,避免了出現那些功率比較低的離子。因此就會得到很好的混凝效果。
聚合氯化铝的出现在理论上深化了关于混凝效果的理解。聚合氯化铝的生产还为水处理工艺中运用三废,处理混凝剂的问题拓荒了道路,表现了自给自足、勤俭建造的社会主义方针。1973年在成都开的全国混凝剂经验交流会上,各地提出了十多篇有关自制聚合氯化铝和运用经验的材料,其原料为铝灰及盐酸,铝灰是运用废金属铝冶炼铝锭时的灰渣。也 有用沉积泥里收回的铝制造聚合氯化铝的材料。这关于混凝进程的综合运用,减少水处理排出沉积污泥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途径。